穿越的读书人 第十二章 扬州

穿越的读书人 抽风山人 玄幻奇幻 | 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刘浩也微微屏息。眼前的扬州码头,远比任何影视城更加鲜活生动——他前世虽在《梦溪笔谈》中读过漕运记载,在《扬州慢》里领略过文字中的繁华,但文字终究是抽象的。只有当双脚踏上这湿滑的码头,亲眼看见那如山堆积的货物,亲耳听到那震耳欲聋的市声,才真正理解“扬一益二”的盛名为何能千载流传。

刘浩仔细打量着码头上来往的船只,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叩船舷。他敏锐地注意到一个细节:虽然扬州码头盛大繁华,却不见之前在淮水码头驶过的那种修仙风帆船只。这个发现让他心中微动,隐约感觉到凡俗世界与修行界之间那道无形的界限。

李秀才负手立于船头,青衫在晨风中微微飘动。他目光沉静地掠过这片繁华,须发在晨曦中泛着银光。“扬州自古便是漕运枢纽,商贾云集,”他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二人稍后跟紧些,莫要走散了。”

船只缓缓靠岸,随着一声闷响,船身轻轻震动。三人随着人流踏上码头坚实的土地,刘浩下意识地踩了踩脚下的青石板,感受着那带着清晨湿气的坚实触感。石板在晨光中泛着幽幽水光,倒映着往来行人匆忙的身影。

穿过人声鼎沸的码头区,巍峨的扬州城墙赫然矗立在眼前。青灰色的墙砖上布满岁月的斑驳,深深浅浅的青苔在砖缝间顽强生长。城门之上的红漆虽已斑驳,却依然能想见昔日的辉煌,青石板上被南来北往的商队碾出或深或浅的车辙,如同刻在岁月脸上的皱纹。

墙头旌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每一面旗帜上都清晰地绣着“扬”字,在风中舒展如展翅的苍鹰。城门两侧,两列守军肃然而立。这些士兵身着统一的玄色铁甲,甲片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他们手持丈二长枪,枪尖寒芒闪烁,腰佩制式横刀,一个个挺立如松,目光如炬地审视着往来行人,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透着训练有素的威严。

巨大的城门上方,城楼下悬着的匾额令人屏息。那是青石材质,通体纯色,好似温润的古玉,在晨光中隐隐流动着幽光。阴刻楷书“扬州”二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字缘以缠枝莲纹装饰,莲瓣层叠,栩栩如生,雕工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

匾额右侧刻着数行小字,似是落款,却始终笼罩在一层若有若无的朦胧淡白光晕中。刘浩凝神细看,只觉得那些字迹仿佛隔着一层流动的水幕,任他如何努力,也只能勉强辨认出几个模糊的轮廓。而左侧的朱红官印却鲜艳夺目,那红色浓烈得仿佛活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一股令人敬畏的威严气息。

门楼两侧悬着一副巨型乌木楹联更是气势非凡,底漆乌黑如夜,字迹以真金勾勒,在朝阳下流光溢彩:

九省通衢,漕挽江湖,利尽东南维社稷

二分明月,诗泊灯火,歌吹古今冠淮扬

刘浩与林子安并肩立于巍峨的城门前,不约而同地仰首凝望。朝阳恰好越过城楼,将金光泼洒在乌木楹联上,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辉煌震慑,一时竟看得痴了。

林子安整个人都僵住了。这个在乡野长大的少年,何曾想过世间竟有这般气象?那乌木底子深邃如子夜,其上字迹却流淌着熔金般的光泽,在晨曦中灼灼生辉。更令他心惊的是,这两幅对联硕大无朋——每个字都比他整个人还要高出数尺,笔锋如刀劈斧凿,仿佛是神佛以金为墨,在这巍峨城门上挥毫写就的天书。

他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因震撼而微微发颤的声音从齿缝间挤出:这……这得要多少黄金,才能铸成这般……这般……他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眼前的景象,只觉得胸口发紧,连呼吸都变得急促。

相较于林子安的纯粹震撼,刘浩的心绪则要复杂得多。他虽比林子安多几分见识,但这些见识大多来自书箱里那本《百川志异》的文字记载,再糅合前世看过的那些古装剧集的画面,在脑海中拼凑出的想象。至于为何要靠影视剧加想象——前世的他,直至穿越前都只是个奔波于上班地铁公交下班的牛马打工人,那些名动千古的风景名胜压根没去过,反倒是广市里那些精心布置的公园逛过不少回。

此刻,亲眼目睹这巍峨城门与鎏金楹联构成的真实画卷,那种跨越时空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他不自觉地向前迈了半步,右手微微抬起,仿佛想要触摸这不可思议的景象。阳光在鎏金大字上流淌,每一道笔画的转折都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力量,远非任何影视特效或公园仿景所能比拟。他仿佛一个真正的乡下人骤然闯入只在传说中听过的仙境古迹,心神摇曳间,连指尖都在微微发颤。

听到身旁林子安那充满现实忧虑的嘀咕,刘浩深吸一口气,强自压下心头的波澜,右手不自觉地抚过袖口,用一种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解释道:

子安,那并非纯金所铸。他抬手指向楹联上流转的光泽,若我所料不差,应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以鎏金走银的秘法,将真金用汞化作金泥,层层涂刷、精心打磨,最终使其附着于乌木之上。他的指尖在空中虚划,仿佛在描绘那道繁复的工序,如此,既能得金光璀璨、历久弥新的华贵之效,又可节省大量金料,且比纯金锻造更加坚固耐久。

他的目光依旧流连在那恢弘的字迹上,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服:不过,即便如此,这般巨大的楹联,所耗金料与人工,也绝非寻常城池所能承担。随即他微微侧首,声音低得几不可闻:扬州富甲天下......真提莫的有钱...

说罢,他收敛心神,轻轻拍了拍仍在发怔的林子安的肩膀。这一拍带着温热的力道,将少年从震撼中唤醒:师弟,走了,进城。

林子安这才如梦初醒,忙不迭应道:唉!来了!他慌乱地整了整有些歪斜的衣领,小跑着跟上刘浩的脚步。

两人加快脚步,穿过高耸的城门洞。阴凉的阴影短暂笼罩周身,随即又被前方街市的光亮取代。他们匆匆跟上已走出数步之遥的李秀才,青衫背影在熙攘人流中若隐若现。

一入城,喧嚣的声浪便如实质般扑面而来。宽阔的青石主街可容数驾马车并行,两侧店铺鳞次栉比,朱漆雕花的门窗敞开着,露出里头琳琅满目的货品。各色酒旗迎风招展,绣着“醉仙楼”“十里香”等字样,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虽才是清晨,街市早已苏醒。身着杭绸直裰的富商昂首阔步,与肩挑重担的挑夫擦肩而过;梳着双鬟的少女在胭脂铺前轻提裙裾,俯身细看瓷盒里的胭脂膏;拄着蟠龙杖的老丈在茶摊前缓缓落座,捧着粗陶碗轻吹茶沫。叫卖声此起彼伏,与马蹄踏在青石上的脆响、车轴转动的吱呀声交织成一片。

“刚出笼虾肉包子——馅儿是今早才到的鲜虾剥的,保您鲜美的虾肉包子啦”

“三丁包、翡翠烧卖——一口下去滋着油香的三丁包,俏生生的翡翠烧卖喽”

“热乎乎的千层油糕——蒸得软嫩,抖开六十四层,甜香能飘过三条街的千层油糕哇”

伙计们清亮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与食客们的谈笑、碗筷的碰撞声汇成一首生动的晨曲。几家老字号的包子铺前早已排起长队,蒸笼叠得足有半人高,每当伙计掀开最顶上的笼盖,一团白茫茫的热气便喷涌而出,带着面皮与馅料混合的浓郁香气,

路边的早点摊上,炸油条的锅里正翻滚着金黄的浪花。老师傅用长筷熟练地翻动着油条,那“滋滋”的声响伴着油香,引得几个孩童拽着母亲的衣角不肯离去。旁边的豆腐脑摊,老板娘正麻利地往碗里舀着嫩白的豆花,撒上葱花,再淋上一勺酱汁,动作行云流水。

更大的酒楼门前更是热闹非凡。“醉仙楼”三层高的门面上,朱漆招牌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店小二站在门口,肩搭白巾,嗓音洪亮地招呼着往来的熟客:“张掌柜里面请——李员外您老的茶已经沏上了——”

透过敞开的雕花木窗,可见大堂内已是座无虚席。跑堂的伙计托着红木食盘在桌椅间灵活穿梭,盘中摆着各色细点:晶莹剔透的虾饺、金黄酥脆的萝卜丝饼、造型精巧的荷花酥……每一样都令人食指大动。

林子安一边紧跟着师父的步伐,一边仍忍不住左右张望,脖颈像是安了转轴般来回转动。少年清亮的眼眸中映着整座都城的倒影——绸缎庄里流光溢彩的绫罗绸缎,茶馆里飘来抑扬顿挫的说书声,还有从酒楼后厨窜出的炒锅气息。热油与食材在烈火中碰撞出的焦香、酱香,夹杂着葱姜的辛香,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直往他鼻子里钻。他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仿佛能看见灶台上那翻腾的火焰,听见食材下锅时刺啦的诱人声响。

少年只觉得一双眼睛根本看不过来,一双耳朵也听不周全。他时而踮起脚尖眺望街角的杂耍艺人,时而侧耳细听茶肆里传来的琵琶清音,恨不得能多生几双眼睛、几对耳朵,好将这扬州城里的万千气象,一丝不落地全都装进心里去。

刘浩虽也暗自惊叹于这古代都市的繁华,但眼前的喧闹反而让他觉得熟悉——毕竟前世的商业街、步行街比这人潮更汹涌、更喧闹。他的目光始终紧紧追随着前方李秀才青色的背影。只见李秀才在拥挤的人流中行走自如,宽大的衣袖随风轻拂,看似闲庭信步,却总能在人群缝隙间找到最合适的路径,衣袂不曾被任何人碰触,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与尘嚣隔开。

林子安看得眼花缭乱,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他的目光追随着一个刚出炉的芝麻烧饼,那烧饼表面洒满白芝麻,烤得金黄酥脆,散发着诱人的焦香。直到那烧饼被客人买走,他还恋恋不舍地张望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空瘪的钱袋。

随即他又注意到一位老饕正坐在摊前,小心地品尝着汤包——先用竹制吸管轻轻戳破薄如蝉翼的面皮,慢慢吮吸滚烫的汤汁,再细细品味馅料,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林子安看得入神,连脚步都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李秀才在人群中悠然前行,对这番热闹景象恍若未觉。倒是在经过一家挂着老杨记招牌的粥铺时,他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那铺子里飘出的,是文火慢熬的米粥特有的清香,还隐约夹杂着皮蛋与瘦肉的醇厚气息。虽然只是刹那的停留,却像平静湖面泛起的一丝涟漪。

“你二人饿了没有?”李秀才的声音从前方淡淡传来,如同清风拂过耳畔,打断了二人的张望。

刘浩与林子安相视一眼,几乎异口同声:“确实有些饿了。”经过一早的奔波劳顿,又在这香气四溢的街市间背着行囊穿行,腹中早已空空如也。林子安不自觉地揉了揉肚子,刘浩则下意识地按了按行囊的肩带。

“那好,”李秀才驻足转身,青衫下摆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目光落在那家“老杨记”粥铺上,“我们便在此处先用些粥点吧。”

刘浩微微一怔,不由得想起昨日在船上自己那番关于煮粥的滔滔不绝。难道师父真把自己那番话听进去了?这念头一闪而过,在他心中泛起微澜。

“好啊好啊!”林子安早已被满街的香气勾得馋虫大动,闻言立即点头如捣蒜,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粥铺的布帘,仿佛已经闻到了里头的粥香。

飞卢小说网 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5/11/18 23:32:3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