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觉醒石一炸,皇帝都得认我 第21章 拳脚初练,刘秀才送来了“宝贝”

从本章开始听

说要练拳脚,陈砚第二天一早就起了身。天刚蒙蒙亮,他就拉着陈兰到院后的空地,先是凭着穿越前看过的几招基础格斗术,比划着教陈兰扎马步。

“哥,腿好酸啊。”陈兰扎了没一盏茶的功夫,就晃得像株风中的小草,额头上渗着细汗,小脸皱成一团。

陈砚自己也没好到哪去。他上辈子是坐办公室的,哪练过这些?扎着马步,膝盖抖得跟筛糠似的,嘴里还得硬撑着:“坚持住,扎马步是基础,练好了才有力气。”

正笨拙地互相打气,院墙外突然传来“噗嗤”一声笑。两人回头一看,刘秀才正背着个布包,扒着墙缝往里瞅,脸上还带着点忍俊不禁。

“刘先生?您怎么来了?”陈砚有些尴尬地直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

刘秀才推门走进来,把布包往地上一放,笑着说:“听兰丫头说你们要练拳脚,我琢磨着你们肯定没趁手的东西,就把我年轻时用的家伙什拿来了。”

说着他解开布包,里面竟是一对拳头大的石锁,还有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棍。“这石锁是我爹传下来的,练力气正好;木棍轻便,你们先学着劈砍格挡,比空练强。”

陈兰眼睛一亮,伸手想去摸石锁,又被冰凉的石头吓得缩了回去,惹得刘秀才又笑了。

“您还练过拳脚?”陈砚拿起木棍掂了掂,分量不轻不重,正合适。

“年轻时瞎练过几天。”刘秀才摆摆手,脸上露出点回忆的神色,“那会儿想着考不上功名,好歹能当个武夫混口饭吃,后来……也就搁下了。”他顿了顿,看着陈砚,“其实练拳脚跟做学问一样,得有章法,你们这样瞎扎马步,练不出东西,还容易伤着膝盖。”

说着他往前走了两步,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腰背挺直,示范起标准的马步:“看好了,重心要沉在丹田,不是把重量全压在膝盖上,吸气时收小腹,呼气时沉肩……”

他动作不算多标准,却比陈砚那“野路子”规范多了。陈砚和陈兰跟着学,果然觉得膝盖的压力轻了不少。

“刘先生,您懂的可真多。”陈兰由衷地说。

刘秀才脸上泛起点红光,摆了摆手:“瞎懂罢了。”他看着两人认真练习的样子,突然低声说:“陈先生,昨日那吏员走后,我想了一夜……县令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你们练拳脚是对的,多些本事,总比遇事手忙脚乱强。”

陈砚点点头,没说话。他知道刘秀才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经过上次吏员的事,这老秀才是彻底放下了之前的那点心思,真把他当成了“陈先生”,也当成了能护着村子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刘秀才几乎每天都会过来一趟。有时是指点几招拳脚,有时是带来新抄的经义笔记,偶尔还会拎来一篮子自家种的蔬菜。他不再端着“秀才”的架子,跟陈砚讨论学问时,会认真听陈砚的想法,甚至会为了一个典故的解释争得面红耳赤;看到陈兰练石锁累得哭鼻子,会从怀里掏出块麦芽糖哄她。

村里的村民也渐渐习惯了这景象。有时看到刘秀才在院后教陈砚兄妹练棍法,还会凑过来搭话:“刘先生,也教教我们呗,将来遇上小毛贼,也能应付应付。”

刘秀才这时会板起脸:“教你们可以,但得先跟陈先生学规矩,不许仗着会点拳脚欺负人。”

村民们连忙应着,看向陈砚的眼神越发恭敬。

这天练完拳脚,刘秀才留下来吃饭。陈兰煮了野菜粥,还蒸了两个玉米面窝头,这在村里已是不错的吃食。

刘秀才拿起窝头,咬了一口,突然说:“陈先生,再过几日就是县里的集市,我打算去一趟,买点笔墨纸砚,顺便……打听打听县令的动静。”

陈砚抬眼看向他:“您小心些。”

“我晓得。”刘秀才点点头,“我不直接去县衙,就跟集市上相熟的书铺老板聊聊,他消息灵通,说不定能知道些什么。”他顿了顿,又说,“要是你们想去集市转转,也可以跟我一起,让兰丫头也见见世面。”

陈兰眼睛一亮,看向陈砚。陈砚想了想,点头道:“好,那就麻烦刘先生了。”

他确实想去县里看看。一来是让陈兰散散心,二来也想实地了解下县里的情况,总不能一直困在村子里,对外面的事一无所知。

刘秀才见他答应,很高兴,又多吃了半个窝头。

饭后,刘秀才要走,陈砚送他到院门口。刘秀才突然回头,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给陈砚:“这个你拿着。”

陈砚接过来一看,封面上写着“县域杂记”四个字,是刘秀才的笔迹。“这是我这些年记的县里的人和事,哪家是官宦亲戚,哪家铺子背后有靠山,都写在上面了,你去集市上,用得上。”

陈砚心里一暖,点头道:“多谢刘先生。”

“跟我还客气什么。”刘秀才笑了笑,转身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陈砚低头翻开小册子。里面字迹密密麻麻,记的都是些琐碎事,却透着细心。比如“东街王记布庄,老板妻舅是县尉,买布需还价三成”“西街茶馆,说书先生是县令远房表亲,少在那里议论公事”……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在这世道里,却可能是保命的关键。

陈兰凑过来,看着小册子,小声说:“哥,刘先生现在真像咱们的长辈。”

陈砚嗯了一声,把小册子收好。他想起刚戳穿刘秀才私吞赈灾粮时,那老秀才惊慌失措的样子,再看看现在,不禁觉得有些感慨。

或许人就是这样,去掉那些虚伪的外壳,放下那些不该有的心思,总能显露出几分本真的善意。而他要做的,就是守住这份善意,同时,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能在这乱世里,安稳地活下去。

离集市还有三天,陈砚兄妹俩每天除了练拳脚、看书,就开始准备去集市要带的东西。陈兰把攒下的几个铜板小心翼翼地包好,想着要买块花布做个新帕子;陈砚则翻看着刘秀才的“县域杂记”,在心里默默记下那些需要注意的人和事。

他知道,这次去县里,或许不只是“见见世面”那么简单。

飞卢小说网 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5/10/19 11:55:3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