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章开始听朱元璋微微点头,心中默默将秦风的话语记下。
要说不动心,不可能!
毕竟太明穷。
而且是穷的叮当乱响的那种。
可事关重大,并不是现在拍脑门就能决定的,此事回去还要与皇子,马皇后,丞相商议才好做决断。
“好,朕会好好思量,至于市舶司,你想要给你便罢了。”
秦风微微躬身,算是谢过。
至此,心中的目标全部达成。
秦风身边围绕着几十名亲卫,终于踏上了返回江南的旅程。
而其余清水县众人也会在军队护卫下,携带赈灾粮草返程。
路上,秦风心中暗自盘算。
即便是朱元璋过几年非要禁海,甚至片板不入海。
但自己凭借市舶司的便利和这两年打下的关系网,做些贸易应该还是可以的。
当然如果朱元璋见识到了土豆,红薯,玉米的威力。
恐怕也要好好考虑一番。
番商只能为大明带来少许盈利,却要承担外邦入侵的风险。
换做是任何一个君王都要权衡利弊。
更何况,朱元璋心中明确知道,大明水战绝不占优。
但秦风的目标则极为明确,就是番商!
准确来讲,是番商手中的土豆,红薯,玉米。
被并成为南美三大支柱。
土芋,黄独,别名土豆,根圆如卵,产量极高。
在史料中早有记载,却未被人重视,只有番商才会食用。
在明初并未大规模推广,而这也是秦风对于江南灾情胸有成竹,言之凿凿的关键所在。
更重要的是在水稻,小麦无法种植的情况下,土豆依然高产。
红薯,玉米更是如此。
回到江南,获得御赐金牌,加上市舶司的双重加持,便是秦风大展拳脚的最好时机。
..
皇城。
丞相府。
“胡大人,派去刺杀秦风的刺客已身死牢狱,但陛下这次,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啊。”
户部尚书的声音有些颤抖,俨然知道即将大祸临头。
胡惟庸紧皱眉头,脸上的冷汗悄然落下。
特别是知道有人强行劫掠法场,更是震惊无比。
精明如他,怎会不知道这肯定是在朱元璋的授意之下进行。
“不要慌张,尚书大人放心,只需回去静等消息,我自有办法。”
听到胡惟庸这般承诺,户部尚书终于松了口气,
待到他退出丞相府,胡惟庸便挥手叫进来几名侍卫。
几名侍卫身形中等,但全身包裹着黑色紧衣,宛若与黑夜融为一体。
单凭身形虎步就可以判断,皆是一等一的高手。
胡惟庸没有说一句话,面色阴冷无比,伸出大拇指缓缓划过自己的脖子。
几名侍卫双手抱拳施礼,悄无声息的退出房间。
胡惟庸这才咬牙切齿,目露凶光,嘴里恶狠狠的道。
“挥袍断袖,这可都亏了你,秦风!”
说罢,他趁着深夜便走出了丞相府。
....
十日之后。
江南,清水县。
秦风如今的地位可以说堪比封底藩王,可如此便如鱼得水,彻底挣脱了束缚。
下至江南百官,上至中书省,只要手中攥着御赐金牌,便畅通无阻。
天时,地利,人和。
这不就是创业的最佳阶段吗!
歇脚两日,等到周礼带着众人与粮草从皇城归来。
秦风交代一番事务,便带着十几名亲卫,前往市舶司。
怀中揣着的正是老太监讨好自己的一块美玉,一只镯子。
周礼看着秦风远去的身影,这才缓缓开口道。
“收拾收拾吧,咱们也该出发了...”
秦风安排周礼在自己启程之后也要赶往海岸。
这就是他拿下市舶司的另一个目的。
盐!
食盐在古代被各朝官府掌控在手中,包括明朝也是如此。
并不是说提取盐分的工艺多么复杂,而是利润是在太大。
三石粮换一袋盐。
作为人体的必需品,这个价格实属太过昂贵。
想要大力发展基建,必须让工人们的盐分充足。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瞒着朱元璋。
所以秦风这才将所有亲卫带上,让周礼兵分两路,寻找适合海盐的产地。
毕竟古代地广人稀,猫在某个荒山野地里做什么都不会有人发觉。
数日后。
江浙码头市舶司人来人往,甚是热闹。
来往商番都想趁着明朝禁海之前大赚一笔。
为海上商队提供必要的补给品,致使码头比皇城更为热闹。
在御赐金牌,与亲卫的双重加持下,秦风顺利的坐上了市舶司司长的位置。
“呦,见过市舶司司长大人!”
俯首与柜台上的掌柜脸上浮现殷勤的笑容。
对于官家之人,从商者更为敬重。
秦风微微点点头,也不言语,算是做了回应。
掌柜的转身便叫来商会的会长。
另秦风吃了一惊,属实没想到,这掌管一方贸易的领头人。
竟然是位貌美如花的女子。
“小女子柳燕,见过秦大人。”
随着柳燕翩然下摆,一阵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