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的读书人 第二十章 送礼

穿越的读书人 抽风山人 玄幻奇幻 | 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深夜,平王府别院深处,

错金博山炉中,月魄木凝结成的沉香在炉中缓缓燃烧,那烟气不似凡尘俗物,倒像是将一抹月光揉碎了,化作清冷薄雾,在鎏金炉顶袅袅盘旋。细看时,那雾气中竟隐约浮动着极淡的银辉,宛若月华流转,将周遭的黑暗都衬得温润了几分。这香气更是玄妙——初闻清冷似雪后梅林,带着几分寒山孤寂;再品却有一缕暖意自丹田升起,如春风化雨,温润地涤荡着四肢百骸。每一次呼吸,都让人灵台愈发清明,连思绪都变得格外通透。

倘若有识货之人在此,定要为之震撼。那月魄木乃是露天的极寒玉矿脉中才能孕育的奇珍,百年方能成长一尺,其木质坚逾精铁,却轻如鸿羽。就是普通的月魄木寻常修士得之,无不视若性命,或是制成护身符箓温养神魂,或是炼作法器助益修行。便是佛道高人、妖族大能,见之也要争抢不休。

而沉香更是难得——需待树木在天灾,地劫,虫蚀等劫难中受伤而不死之后,天生地养,历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方能凝结出一丝,这由苦寒之地,百年一尺却坚逾精铁的月魄木凝结出来的沉香可想而知的珍贵了,然而在赵珩这里,这等天材地宝却如同寻常香料般随意使用。

赵珩慵懒地斜倚在紫檀木榻上,墨色锦袍随意垂落,衣襟微敞,露出内里银线暗绣的云纹中衣。修长的手指闲闲拨弄着案上残棋,骨节分明的手指在黑白双子间游走,棋子相触发出清脆声响。黑白双子纠缠如龙蛇相争,在月魄沉香的氤氲中更显玄奥。

“可惜啊......”他忽然轻叹一声,执着的白玉棋子悬在半空,“即便是这月魄沉香,也比不上太院一次讲学时的文气滴露。”

话音落下,他指尖微颤,一滴凝练的香露自博山炉顶滴落,在玉盘中溅起细碎银光。那光华虽美,却终究不及今日在明伦堂前所见——当李秀才讲至精妙处,万千金色文字化作甘霖洒落,那文气凝结的滴露才是真正能让文士脱胎换骨的至宝。

墨羽如一缕幽影静立帘幕旁,整个人仿佛与阴影融为一体。声音低沉的汇报着收集来的信息:

“......刘浩,湘地宝庆府人士,记载为彭城刘氏分支。少时早慧,九岁前顽劣不堪,常与乡邻孩童斗殴生事,曾因家中争夺河滩田地,纠集儿童将里正打得头破血流。然自父母双亡后性情大变,独居老宅闭门不出,三年守孝期满即变卖田产,不顾族老劝阻孤身游学。”

墨羽稍作停顿,见世子指尖的白玉棋子微微一顿,继续道:“约莫一旬前,此人现身淮水码头,与李秀才同乘漕运客船。据船工回忆,航程中曾遭遇水匪,又突然撤离,但无人知晓具体发生何事。下船时,刘浩已改口称李秀才为师父。”

“林子安呢?”赵珩将棋子轻轻叩在星位上,袖口银线绣的流云纹随之轻颤。

“林氏旁支,家中有良田百十亩,祖上三代皆有记载。其父林大有曾在北疆从军,与李秀才在游历时结识,但始终不知其太院身份。三月前亲自送子拜师,行三跪九叩大礼。“墨羽补充道,“此子在文枢显化赤子文心,太院山长亲评赤子文心,质朴无华。”

“有意思。”赵珩唇角微扬,又落一子,棋局顿时杀机四伏,“一个来历不明,数日之间便得李清尘青眼;一个家世清白,却是故交之后......”他抬眼看向墨羽,“你说,李清尘这般人物,为何偏偏对这来历不明之人另眼相看?”

墨羽沉吟片刻:“莫非......与今日讲学时的天地异象有关?”

“去查查那艘客船。”赵珩忽然道,指尖的黑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特别是刘浩被收为弟子前,船上可曾发生过什么不寻常的事。”

“属下已经派人去查了。只是......”墨羽欲言又止,“太院今日接连调离三皇子门下的顾学士和五皇子举荐的杨博士,像是在敲打各方势力。我们安插在经义堂的眼线,也失去了联系。”

“无妨。”赵珩轻笑一声,黑子稳稳落在天元,“既然太院要摆棋局,我们便陪他们落子下一盘便是。”

与此同时,太院深处的小院里。

山长就着一盏青瓷油灯修剪菊枝。银剪过处,多余的花苞应声而落。张监院静立在一旁,低声禀报:

“平王府的探子已撤出太院,但赵珩的亲卫仍在暗中调查刘浩的来历。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吗?”

“不必。”山长轻轻拨开一片枝叶,“既然这位世子喜欢猜谜,便让他猜去。”剪刃寒光一闪,又一截枯枝落下,“倒是该给那些还在观望的人提个醒——”

张监院会意颔首:“已经安排人加强巡查,特别加强了新弟子居所附近的结界。”

烛火轻轻跃动,将山长专注修剪花枝的身影投在素壁上,宛若一幅淡墨写意。他端详着手中那枝初绽的墨菊,语气平和如常:

“居仁斋左近,不是有片演武场么?明日卯时三刻,让教习带着弟子去那里晨练。记得提醒他们——”烛光忽地一跳,剪影在墙上微微晃动:“动静不妨大些,既然清尘将要突破大儒,轮到咱们太院搭台唱戏,不好教人小瞧了去,”又一截枯枝落下,“这场子,总得清扫干净些才好。”

张监院心领神会:“属下会安排正心斋的弟子前去。周身浩然之气已达收发由心的境界,最是能涤荡浊气。”

——

“墨羽。”赵珩慵懒的声线在沉香氤氲中响起,指尖仍漫不经心地把玩着那枚白玉棋子。

“在。”

“备一份拜帖,明日我当要去拜访李师才是。”赵珩缓缓坐直身子,墨色锦袍如水般从榻上流泻而下,衣摆处的暗金云纹在烛光中若隐若现。

墨羽微微欠身:“那准备什么礼物。”

赵珩的目光落在那尊错金博山炉上,炉中月魄沉香正静静燃烧,银辉流转。信手执起一旁的翠玉文玩刀。那刀身乃以上好翠玉精磨细琢,通透莹润如一汪凝固的碧水;刀柄则以乌木为基,镶嵌的银丝勾勒出雅致的云纹。烛光跃动其上,碧玉刀身泛出冷冽而温润的光泽,映得他修长的手指愈发白皙。

“应取一寸见方。”他指尖轻抚月魄木沉香,刀锋沿着纹理缓缓切入。月魄木沉香应声而裂时,发出玉石相击般的清音,断面处泛起月华般的莹光,缕缕寒气随之弥漫开来。

墨羽奉上一只紫檀木匣,匣内铺着玄色云锦。赵珩将切好的沉香轻轻放入,那月魄沉香在锦缎衬托下更显剔透,宛若一捧凝固的月华。

“听说李师素来不重外物,”赵珩合上匣盖,指尖在匣面蟠螭纹上轻轻一点,“但这月魄沉香能合神魂,养文心,正合他如今破境之需。想必他不会推辞。”

窗外月色流转,照在紫檀木匣上,匣面竟自行浮现出太阴星纹,与空中明月交相辉映。

“且慢。”赵珩忽然叫住正要退下的墨羽,修长的手指在紫檀木匣盖上轻轻叩击,“再备一方松烟墨,要去年江南进贡的那批。记得取青鸾尾羽研磨金粉特制的那款,下笔时能有流云之态,墨迹干后还会隐现凤纹。”

他信手执起案上那只冰裂茶盏,动作优雅从容。盏壁薄如蝉翼,其色如千峰翠,对光可见指影。这茶盏乃是前朝官窑绝品。在他指间更显珍贵。望向窗外太院的方向,凤眸中闪过一丝精光,“第三样……就取我书房那套未启封的《十三经注疏》吧。要司礼监初印本。”

他轻吹茶汤上悬浮的一片嫩叶,那茶叶在盏中徐徐舒展,竟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凤羽纹路,在月魄沉香的银辉中交织出一缕七彩霞光。随着霞光流转,一股清冽茶香弥漫开来,与月魄沉香的冷冽交织成奇妙的韵律。赵珩注视着茶汤中流转的异象,薄唇微启,声音低沉:“下去准备吧。记得将拜帖用蛟绡笺,以金泥封缄。”

“备礼时记得,”赵珩放下茶盏,盏底与紫檀案几相触,发出玉磬般的清音,“将那罐雪顶灵芽也添上。听说山长近来偏好清淡,这茶采自昆仑雪线,受月华滋养三十年方得一芽,想必是合他老人家口味。”

墨羽躬身领命,目光在那茶盏上停留一瞬。只见盏中残余的茶汤仍在自发流转,凝成一个精妙的太极图案,阴阳双鱼在盏中游动,久久不散。随即捧着紫檀木匣躬身退出。

月华照在匣面太阴星纹上,随着墨羽的脚步不断流转,夜风穿过回廊,带来隐约的更鼓声,三更天了。

翌日清晨,太院还笼罩在薄雾之中,平王府的车驾已至山门前。

赵珩今日着一袭月白锦袍,玉带悬剑,发髻以一根简朴的竹簪固定,刻意敛去了几分王府世子的贵气,却更显清雅。他徒步登上青石阶,墨羽捧着礼匣紧随其后,玄色劲装与世子素雅的装扮形成鲜明对比。晨露沾湿了赵珩的袍角,在衣料上洇开深色的水痕,他却浑不在意。目光掠过道旁在晨光中练剑的弟子——但见剑气纵横,隐约结成某种玄奥阵势。

山长的小院门前,李秀才早已候在竹篱边。今日他穿着一件半旧的青布直裰,发髻随意挽着,却自有一股书卷清气。二人相见,赵珩执的是弟子礼,李秀才还的是平辈礼。

“世子亲至,蓬荜生辉。”李秀才语气平淡,目光在墨羽捧着的礼匣上稍作停留。

“李师游学归来,晚辈理当登门请教。”赵珩笑意温润,举止间尽显世家风范,“昨日得闻李师讲学,如饮醍醐。太院‘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治学精神,实在令人心折。”

三人步入小院时,山长正提着水瓢在菜畦间忙碌。见客人到来,他随手将水瓢搁在井沿,就着青石盆洗净手上泥土,笑呵呵地招呼:“世子来得正好,今早摘的黄瓜正当鲜嫩。”

在院中树下的石桌旁坐定,墨羽将礼匣一一奉上。赵珩亲自打开紫檀木匣,修长的手指在匣面上轻轻抚过,首先取出那罐雪顶灵芽:“听说山长近来偏好清淡,这茶采自昆仑雪线,特来孝敬。”

山长在旁拈须笑道:“世子有心了,这茶老头子我就厚颜收下了。”

赵珩再打开接下来的匣子,月魄沉香的清冷气息瞬间弥漫开来:“听闻李师近日研读经典耗费心神,这月魄沉香或可稍解疲乏。”

李秀才目光微动,却未立即去接。山长在旁代为答道:“世子厚意,清尘心领。只是这月魄沉香太过珍贵,他年纪尚轻,怕是消受不起。”

赵珩不慌不忙地打开第三件礼物——那方青鸾金粉墨在晨光下流转着七彩霞光:“此墨下笔如流云,或许正合李师注释经典之用。”

最后呈上的是那套《十三经注疏》,洒金笺上的朱砂御印在朝阳下格外醒目。赵珩语气诚恳:“司礼监初印本存世不多,晚辈以为,唯有太院方配珍藏这等典籍。”

山长与李秀才对视一眼,李秀才自然明白师父的意思——这等送上门的好处,不要白不要。只是比起山长来他毕竟年‘少’,尚未修得那般深厚的脸皮功夫。

李秀才终于开口:“世子厚礼,清尘心领。只是......”他指尖轻点《十三经注疏》的封面上,“治学如种菜,贵在亲力亲为。这注疏虽好,却不如自家栽种的瓜果来得实在”

山长哈哈大笑,顺手从菜篮里取出两根沾着露水的黄瓜,分别递给赵珩和李秀才:“尝尝,今早刚摘的,最是清甜。”

赵珩接过黄瓜,目光在二人间流转,忽然也笑了:“是晚辈唐突了。”他坦然咬了一口黄瓜,清甜的汁水在口中漾开,“果然,再好的典籍,也不如这天地本味。”

晨光透过树叶间隙,在桌上洒下斑驳光影。三人就着清茶闲话,仿佛方才那番机锋从未发生过。

只是在告辞时,赵珩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昨日讲学,见李师座下有两位新弟子资质不凡,不知可否引见?”

李秀才拈着茶盏,盏中茶叶缓缓沉底:“他们正在闭关静修。世子若是有缘,来自方长。”

赵珩含笑颔首,施礼告退。走出院门时,他回头望了一眼——太院弟子们仍在晨练,气势如虹,将太院的天空映照得格外澄澈。

赵珩的马车方才驶离太院山门,这消息便如野火遇风,瞬息间传遍了京城各大府邸。

二皇子府邸的书房内,一只御赐的青玉茶盏应声而碎。

“好个赵珩!”二皇子赵琮面沉如水,指尖的碎玉化作齑粉,他头戴赤金蟠龙冠,身着绛紫蟒纹常服,腰束九环玉带,此刻因震怒而微微前倾的身形,让他整个人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猛虎。“昨日太院才现天地异象,今晨就赶着去示好?前脚刚在漕运改制上与本宫针锋相对,后脚就去太院献殷勤。他平王府这是要借文脉之势?”

身着青灰色的儒袍幕僚低声禀报:“听闻赵珩备了四样重礼,连御批的《十三经注疏》都献上了,却只被收下一罐茶叶。”

“他倒是舍得下本钱。”二皇子忽然拂袖扫乱面前的象牙棋局,黑白玉子滚落在地,侍立的女官立即趋前跪拾散落的棋子,动作间环佩不敢相触作响。“备车,本宫也要去太院走走。”

飞卢小说网 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5/11/18 23:30:5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