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的读书人 第十七章 讲学

穿越的读书人 抽风山人 玄幻奇幻 | 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画地为牢内能意识清楚的,除了弟子和他自己,应当再无他人。李秀才眉头微蹙,只是弟子始终放心不下,唯恐刘浩是被什么妖邪之物占据了魂魄。

你做得对。山长缓缓起身,踱步到菜畦旁,弯腰拔起一株株杂草,动作娴熟得如同老农,此事关系重大,暂且不要声张。他将拔下的杂草随手扔进旁边的竹篓,泥土的芬芳在暮色中弥漫。

明日开始,好生教导这两个孩子。特别是刘浩...山长直起腰来,目光深远,不过你也无须担心那些所谓的夺舍。我先前看过了,他魂魄安稳明亮,宛若初生。夺舍而来的魂魄,就算修炼张牛鼻子老道那独门心法到最高境界,在我眼前也伪造不出这般天生的魂魄光泽,更是无法做到天生自带的安稳明亮。山长意味深长地顿了顿,随手将拔下的杂草扔进竹篓,“既能安然通过文枢考验,自是不用担心妖魔鬼怪,想必应当是文曲星下凡。”

李秀才捏着刚拔下的杂草,指尖沾着湿润的泥土。他微微一愣:老师,何为文曲星下凡?弟子遍阅书院典籍,却从未见过相关记载...

山长噗嗤一笑,将之前拔起的杂草熟练地拢作一堆,随手将一把杂草轻轻扔到弟子衣摆上:怎么?还以为会从天上掉下个踩着祥云、捧着玉笏的文曲星?他学着说书人的腔调,还夸张地比划着,周身金光闪闪,开口就是某乃文曲星君下凡?

老师!李秀才哭笑不得,拍掉衣摆上的草屑。

所谓文曲星下凡啊!山长终于收起玩笑的神色,却仍带着几分促狭。他顺手从藤架上摘了根顶花带刺的嫩黄瓜,在衣襟上随意擦了擦,咔嚓一声咬得脆响,清甜的瓜香顿时在空气中散开。

不过是些撞了大运的傻小子,恰巧摸到了前辈们在文道上留下的门槛。他一边咀嚼着清甜的瓜肉,一边用黄瓜指了指远处的文枢方向,就像在长河里捞鱼,正好捞着了先贤们留下的感悟产生共鸣,承了他们的衣钵。山长的目光变得悠远,这等机缘,说难得也确实难得,说寻常却也寻常。

他见李秀才仍有些发怔,又指着手中的黄瓜笑道:修行如种菜,需得日日浇灌,时时照看。时候到了,瓜熟蒂落,这才是最自然的道理。

啊?李秀才这才回过神,手中的杂草险些滑落,这就是文曲星下凡?就这么简单?弟子还以为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机缘呢!

不然呢?山长直起腰来,似笑非笑地瞥了弟子一眼,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他把剩下的半根黄瓜塞到弟子手里,难不成真要老夫给你编个文曲星昨夜托梦的故事?他模仿着市井说书人的模样,捋着并不存在的长须,话说那一夜,紫气东来三万里——

老师!李秀才终于忍俊不禁,一边啃着黄瓜一边摆手求饶,弟子知错了,再不敢执着于表象了。

山长这才收起玩笑的神色,目光变得深远:不过对刘浩这小子来说,确实算得上是难得的机缘。儒师门槛就在眼前,若是按部就班,成就大儒也是水到渠成之事。他转回头,深深看了李秀才一眼,此事你莫要告诉他,知道太多反受其累。修行之路,贵在自然。

顿了顿,山长的语气忽然一转:倒是你——既然回来了,明日的经义讲学就由你来吧。回去好生准备。

是。李秀才躬身应道,将最后一口黄瓜咽下,清甜滋味仍在唇齿间萦绕。他郑重地行了一礼,这才转身离去,青衫渐渐融入了暮色之中。

清晨卯时,悠长的晨钟穿透薄雾,在书院上空缓缓荡开。斋舍的纸窗上陆续映出暖黄的灯火,如同星子缀满夜色。朗朗书声渐起,起初零星几点,随即连成一片,在晨光熹微中起伏回荡,宛如春潮涌动。

这般书声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直到辰时的钟声再次敲响,才如退潮般缓缓平息。巡查的斋长手持名册,缓步走过空寂的廊道,指尖在纸页上轻轻划过,确认着每个斋舍的状况。最后看了眼已然空寂的斋舍廊道,他这才转身,青衫在晨风中轻扬,步履从容地返回居所。

学子们整理好青衫儒巾,鱼贯而出。晨光透过竹叶,在他们肩头洒下斑驳的光影。众人循着青石小径走向食堂,步履轻缓,衣袂相触时发出细微的窸窣声。食堂内,一如既往地按序入座,唯有碗筷轻碰之声偶尔打破这片宁静。

饭菜早已由杂役准备妥当:一粥洁白如雪,在粗陶碗中蒸腾着热气;一馒头圆润饱满,散发着麦香;一鸡子色如白玉,静置在白瓷碟中;一碟煮菜蔬青翠欲滴,点缀其间。学子们端坐于案前,专注地用着这质朴的早膳。

明伦堂前,晨光初照,将青石广场映照得一片清朗。露水尚未完全消散,在石板上留下淡淡的水痕。

这是一片气势恢宏的广场,青石板铺就的地面延伸开去,足以容纳上千人。今日正值儒院师长固定讲学的日子,整个广场上已是人影攒动,却秩序井然。

前排靠近石阶之处,零星坐着些资深学子。他们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衫,衣料虽旧,却浆洗得一丝不苟。有人膝上摊开泛黄的书卷,指尖轻抚着纸页,目光专注;有人闭目养神,呼吸与晨风同频,神态安详;更有人以指代笔,在膝头虚划着经文,眉宇间尽是思索之色。这些学子彼此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相扰,又自成气象,俨然已在书院中寻到了自己的修行之道。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排的景象。新入学的学子们几乎将后排坐得满满当当,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处。有的与同乡并肩而坐,低声交流着初入书院的见闻,眼中带着新奇;有的与路上结识的友人围坐成圈,时不时传来压抑着的轻笑,洋溢着青春气息;还有的独自坐在人群边缘,既想融入又带着几分拘谨,不住地整理着崭新的衣冠,神情忐忑。

林子安与刘浩用过早饭,依着李秀才先前的嘱咐,径直走向最靠近石阶讲坛的位置。这里是讲师亲传弟子的专属座次,与前排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既显亲近又不失礼数。青石台阶被晨光镀上一层金边,台上摆放的讲案已然备好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整齐排列,静待开讲。

几个路过的学子见到他们落座于此,都不由得多看了一眼——能坐在这个位置的,必是今日讲师的入室弟子。有人露出恍然之色,颔首致意;有人则若有所思,暗暗记下二人的相貌。

刘浩举目四顾,晨光下的广场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众生画卷。他敏锐地发现,在场并非只有身着青衫的书院弟子。东侧竹林下,几位身着玄色道袍的道人静坐如松,衣袂在晨风中轻扬,背负的长剑用素布仔细包裹,只露出雕琢精美的乌木剑柄。为首的道长手持拂尘。西侧石凳上,数位披着明黄袈裟的僧人闭目诵经,腕间沉香木佛珠随着低沉的诵经声轻轻转动,每颗珠子都泛着温润的包浆光泽。

更引人注目的是后排那些衣着华贵的子弟。有的身着云纹织锦长袍,腰系和田玉带,身旁还跟着捧书捧砚的小厮;有的虽作书生打扮,但衣料的杭绸质地与精妙剪裁都显出家世不凡。这些官宦子弟自成一群,言谈举止间自带几分与生俱来的矜持,彼此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与寻常学子的质朴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偶尔投向广场各处的目光中,带着审视与考量。

辰时三刻,钟声再次响起。这次的钟声比先前更加清越悠长,音波如同穿过云层的晨曦,在广场上空层层荡开,连竹叶上的露珠都随之轻轻颤动。原本还在低声交谈的学子们闻声纷纷端正坐姿,交谈声如退潮般渐渐平息。道人们整理衣冠,将拂尘搭在臂弯;僧人们停止诵经,将佛珠端正持握;就连那些官宦子弟也收敛了随意之态,整理衣襟正襟危坐。

整个广场霎时肃静,只余晨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以及远处溪流的潺潺水声。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明伦堂前那座青石讲坛,仿佛在期待着什么。

就在悠长的钟声余韵将尽未尽之际,一道青影自明伦堂后的翠竹小径缓缓行来。那身影步履从容,青衫在晨风中微微飘动,宛如一朵青云自天际飘然而至。阳光恰好穿过竹叶的缝隙,在他周身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

李秀才今日换了一身深青直裰,衣料在晨光下泛着内敛的流光,宽袖垂落时如云卷云舒。他步履从容不迫,踏在青石板上竟不闻足音,唯在腰间悬着一枚青玉环佩,随着步伐发出清越的声响,如珠落玉盘。当他踏上青石讲坛的刹那,整片广场仿佛被无形的文气笼罩,连竹叶摇曳的声音都骤然静默,飞鸟敛翅,流云驻足。

他立定在讲坛中央,身形如孤松独立。目光如清风般掠过台下众生,在扫过刘浩与林子安时略作停留,微微颔首间带着师长的期许,随即转向全场,眼神温润却自有威严。

今日与诸君共参《礼记·大学》之道。他的声音不高,却如春雨润物,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每个人心底最深处,在识海中激起涟漪。

话音未落,异象骤生。九道金色光柱自讲坛四周冲天而起,光柱上流转着古老的铭文,在云端交汇成巨大的经卷虚影。那经卷缓缓展开,露出大学之道四个古篆,每一个笔画都仿佛蕴藏着天地至理,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道韵。

在明明德——

随着这一声轻吟,经卷中飞出无数金色文字,如萤火般在广场上空流转盘旋。这些文字时而化作翩翩白鹤,引颈长鸣;时而凝成巍巍山岳,气势磅礴;最后竟在虚空中构建出一方小天地:日月当空并悬,银辉与金芒交相辉映;江河在地奔流,水声潺潺可闻;草木枯荣只在瞬息之间,演绎着生死轮回的奥义。

在亲民——

第二声落下,那方小天地中突然现出万家灯火。炊烟袅袅升起,带着人间烟火的气息;市井喧嚣可闻,贩夫走卒的吆喝、孩童的嬉笑清晰如在耳畔;书生在窗前苦读,烛光映照着专注的面容;农夫在田间劳作,汗水滴落在泥土之中。每一个场景都栩栩如生,让人恍如身临其境,感受着红尘百态。

在止于至善。

当最后四字出口,整个天地突然静默。万千景象尽数收敛,化作一道纯净的白光,将所有人笼罩其中。在这圣洁的白光里,每个人仿佛都看到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模样:有人面露惭色,有人眼含热泪,有人若有所悟。光芒渐渐消散,广场上余韵未绝,唯有那九道光柱仍在缓缓流转,守护着这份难得的顿悟时光。

李秀才袖手立于尚未散尽的光晕中,青衫无风自动,衣袂翩然如展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八个字,诸位可看真切了?

他信手轻点,残存的白光中徐徐浮现八座古朴石门,每座门上都以篆体深刻着一个大字。石门次第开启,门后竟是浩瀚无垠的星空,每一颗闪烁的星辰都似一段未解的因缘,在深邃的夜空中明灭不定。

突然,第一座格门中射出一道璀璨金光,如利剑般直指台下一位布衣学子。那学子浑身剧震,头顶浮现万千草木生长的虚影——新芽破土,繁花绽放,枯叶飘零,俨然正在顿悟草木枯荣的天地至理。他双手不自觉地向前伸展,仿佛要触摸那虚幻却真实的生命轮回。

紧接着,致门中又有一道皎洁银光倾泻而下,洒在一位鹤发童颜的道人身上。道人手中的白玉拂尘忽然化作一条璀璨银河,无数星辉在流转变幻间,竟是在推演着某种玄妙难言的天机奥秘。道人双目微阖,指尖随着星辉的轨迹轻轻颤动。

八座石门相继开启,道道神光在人群中流转穿梭。有人望见山河变迁而泪流满面,衣袖拭不尽滚滚热泪;有人观测星辰运转而忘情手舞足蹈,状若癫狂;更有人在这万千景象中恍惚看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呆立当场,如痴如醉。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工夫,众人才陆续回过神来。有人急忙提笔蘸墨,在随身书册上疾书记录所得,生怕遗漏半分感悟;有人低头整理略显凌乱的衣冠,面上犹带恍惚之色;还有人三五聚首,迫不及待地交流方才所见奇景。

格物非是死物,而是要见天地之心。李秀才袖袍轻拂,声音如山间清泉流淌,将众人从余韵中唤醒。

飞卢小说网 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5/11/18 23:33:5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