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章开始听章邯捧着新出炉的水泥熟料,指尖划过灰白色的颗粒,冰凉坚硬的触感让他心头火热。这东西凝结后硬如磐石,泡水三日不化,若用在秦直道上,马车飞驰也不会扬起半分尘土,更不怕雨水冲刷——陛下的“三日抵匈奴王庭”之令,竟真能靠这不起眼的粉末实现。
“大人,这是今日的第三窑熟料,按先生说的‘三分石灰石、一分粘土、半分铁矿粉’配的,您过目。”窑工头捧着样品上前,脸上沾着黑灰,眼里却闪着光。
章邯接过捏碎,断面细密无孔,满意点头:“很好!即刻装车,连夜送九原去。告诉蒙恬将军,就说水泥管够,让他只管往前修!”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几个骊山来的窑工扛着石料闯进来,为首的汉子粗声粗气:“章大人,咱这新采的‘石灰石’到了,快让弟兄们卸车!”
章邯瞥了眼车上的石料,心里突然咯噔一下——这石头白得发晃,倒像极了先生提过的“石膏”。他想起陈砚叮嘱过,石膏混进水泥会让凝固后的石块酥如沙土,忙喝止:“慢着!把石料放下,我看看。”
汉子眼神闪烁,强笑道:“大人还信不过咱?这可是骊山最好的料!”
章邯不理会,拿起一块石料敲碎,断面泛着浅灰,舔了舔竟带着涩味——石灰石是苦的,石膏才会涩!他猛地抬头,目光如刀:“谁让你们换的料?!”
汉子脸色骤变,“噗通”跪倒:“是……是中车府令赵大人,他说……说用这个能让水泥更结实……”
“一派胡言!”章邯一脚踹翻石料车,石膏块滚落一地,“把这些假料全扔了!骊山窑工全部拿下,严查谁在背后捣鬼!”
消息传回咸阳宫时,嬴政正对着陈砚传来的“钢筋图纸”琢磨。图纸上,粗细不一的铁条缠绕成网,与水泥结合后能抗住千斤重压,看得他指尖发痒——若秦直道用这“钢筋水泥”铺设,怕是能传万世。
“陛下,章邯急报!”内侍匆匆闯入,递上竹简。嬴政扫过几行,脸色瞬间沉如寒潭,猛地将竹简拍在案上:“赵高!他好大的胆子!”
竹简上写得明白:赵高指使窑工以石膏冒充石灰石,意图破坏水泥生产,幸被章邯及时发现。
“来人!”嬴政声如寒冰,“传赵高来见朕!”
偏殿内,赵高踩着小碎步进来,腰弯得像张弓,脸上堆着谄媚的笑:“陛下唤老奴来,可是水泥有了新进展?老奴刚听说章大人查获了一批劣质石料,正想奏请陛下严查呢。”
“哦?”嬴政指尖敲着案几,“赵大人消息倒是灵通。只是不知,那批石料,为何会印着中车府的标记?”
赵高心头一紧,脸上却丝毫不慌:“陛下说笑了,老奴哪敢插手少府的事?许是有人冒用标记,想栽赃老奴呢。”他抹了把脸,挤出几滴眼泪,“老奴伺候陛下三十年,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啊!”
嬴政冷笑一声,扔出一卷帛书:“是吗?那你看看这个——去年你私吞骊山窑工饷银三千两,今年又挪用直道建材倒卖,桩桩件件,可都记着呢。”
帛书上的字迹正是陈砚传来的“赵高贪腐清单”,连他给哪个窑主塞了好处、又从哪个商人手里拿了回扣,都写得清清楚楚。赵高瞥见“三月初六,收受胡商玉璧一对”的字样,双腿一软瘫在地上,冷汗浸透了衣背。
“陛下饶命!老奴知错了!”他连连磕头,额头撞得地面砰砰响。
嬴政看着他丑态,眼中没有半分怜悯:“你坏我水泥,阻我直道,还敢贪赃枉法。若不严惩,何以服众?”他扬声道,“来人!将赵高打入天牢,秋后问斩!”
赵高哭喊着被拖下去时,嬴政重新拿起钢筋图纸,指尖划过铁条缠绕的纹路。陈砚说得对,扫清了这些蛀虫,大秦的根基才能像钢筋水泥般扎实。
三日后,章邯的捷报传来:水泥生产恢复,首批钢筋在铁匠铺试炼成功,九原方向的直道已铺出十里,车马行过平稳无声。嬴政看着奏报,提笔在末尾批下:“加派工匠,务必冬日来临前,让直道通至阴山。”
而陈砚的直播间里,正热热闹闹讨论着“秦直道要不要加设路灯”。
“必须加!用先生教的沼气灯,晚上也能赶路!”
“建议修个服务区,让士兵歇脚换马!”
“前面的太保守了,直接教他们造蒸汽机车!”
陈砚笑着敲下回复:“一步一步来,先让大秦的车轮,在钢筋水泥上稳稳跑起来。”屏幕里,嬴政正站在刚铺好的水泥直道上,望着延伸向远方的路面,背影挺拔如松。远处,蒙恬的骑兵队飞驰而过,扬起的不再是黄土,而是属于一个新时代的尘埃。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