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章开始听这,正是朱元璋的“软肋”,也是朱桂敢于行此险棋的底气之一。
“更何况,我还有‘白粥榨菜肉管够’这个收买人心的神技,不愁没有真正忠心耿耿的追随者。到时候,整个大明的粮油命脉在我手,身边还有大批愿为我效死的能人异士…”
朱桂想到得意处,忍不住在心中傲然反问。
“我亲爱的父皇,到了那时,您拿什么跟我玩?您那套帝王心术,在我这降维打击的商业模式和民生掌控力面前,还能有多少威力?”
至于那个在他“记忆”中将他废为庶人的侄儿朱允炆,朱桂更是嗤之以鼻。
“朱允炆啊朱允炆,你还想着削藩?还想害我?真是天真得可笑!等你真的坐上那个位置就会发现,你面对的,是一个已经用经济绳索,将整个大明牢牢捆绑住的十三叔!你想动我,先问问天下百姓答不答应,先看看你皇宫里的灯油还能不能点亮!”
将“柴、米、油”这三项关乎百姓日常温饱的命脉产业在脑中梳理清晰后,朱桂并未感到满足,他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探针,立刻投向了古代社会另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盐。
“柴米油盐酱醋茶…”
朱桂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锐利。
“这盐,可是排在第四位,但其重要性,恐怕丝毫不亚于前面的粮食和油料,甚至在某些方面,犹有过之。”
他深知,盐不仅是调味品,更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
在古代,盐还具有重要的防腐功能。
更重要的是,自从管仲提出“官山海”之策以来,盐业在绝大多数朝代都是国家专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其政治和经济意义极其重大。
即便到了现代,盐业也主要由国企掌控,私人难以涉足核心。
“在大明,私人想碰盐?简直是虎口夺食,不,是龙口拔牙!”
朱桂很清楚其中的禁忌。明朝沿袭旧制,对盐业实行严格的“开中法”等专卖制度,私自贩盐是重罪。
而且,根据他查阅的资料,即便是在官盐体系内,由于技术限制,老百姓能吃到的大部分粗盐也是杂质多、味道苦涩,远不如现代的精制盐。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知乎帖子,搜索关于盐业和穿越的建议。
果然,网友们的讨论非常热烈,意见也五花八门。
一位ID为“谨慎合作派”的网友建议道。
“楼主,盐这玩意儿太敏感了,硬来肯定不行。我觉得你可以找个机会,跟你爹朱元璋好好商量一下。就说是为了改善民生,让大明百姓都能吃上便宜又好的盐。你可以提出去海边圈地建大型盐田,用你带来的现代技术大幅提升产量和品质,生产出像雪花一样白的精盐。用低成本和高品质作为谈判筹码,换取经营权。”
另一位“利益捆绑派”则想得更深入。
“商量是必须的,但空口白牙不行。得让老朱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我建议直接提出合作开办官方盐场,朱元璋以皇帝的身份出‘牌照’和政策支持,
你负责出技术、出管理、负责运营。利润嘛,可以五五分成,或者你四他六,总之要让他觉得这买卖离了他不行,但离了你更不行。把他拉上战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当然,也不乏“激进造反派”的言论。
“跟皇帝商量与虎谋皮?楼主,有那么多黑科技,直接造反算了!到时候整个天下的盐都是你的,何必看人脸色?”
不过这种建议下面往往跟着其他网友的吐槽。
“兄弟,楼主现在首要目标是活下去并避免被削藩,你这就直接跳到终极副本了?”
还有网友结合朱桂的独特优势分析。
“楼主别忘了你的金手指和身份。‘肉粥榨菜管够’虽然听起来不高端,但意味着你有极强的后勤保障能力和收买人心的资本。再加上你皇子的身份,未来未必没有跟朱元璋坐下来谈的资格。关键是把握好时机和分寸。”
朱桂仔细品味着这些建议,脑中飞速权衡。
造反?目前绝对是下下策,风险极高且不符合他“掌控经济命脉”来实现软控制的战略。硬闯?在没有绝对实力前,挑战国家专营制度无异于自杀。
那么,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合作。
而合作的底气,就在于他掌握的技术碾压性优势!
“无论是海盐还是井矿盐,”朱桂自信地想着。
“我带来的现代制盐技术,无论是高效的滩晒工艺、真空制盐原理,还是简单的化学提纯方法,都能让产出的盐在质量和成本上,对大明现有的制盐方式形成降维打击。”
他仿佛已经看到,雪白、细腻、没有任何苦涩味的“雪花盐”从自己的盐场中生产出来。
这种盐的品质,别说民间粗盐,恐怕连供应皇宫的贡盐都远远不如。
而由于技术的先进性,他的生产成本将远低于传统方法。
“这意味着,即使我以和市场普通盐持平的价格销售,利润空间也将是惊人的!如果稍微提点价,走高端精品路线,利润更是无法想象。”
巨大的经济利益让朱桂心动,但他更看重的,是这背后蕴含的战略意义。
“盐业利益巨大,从古至今都是官办,在大明想做盐生意,绝对绕不开朱元璋这座大山。”
朱桂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