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当公务员:技能点全加民生 第331章 栎阳画门·心冢重开

从本章开始听

那三个血色大字,如三道烙铁,狠狠烫在我的瞳孔里。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周遭的一切声音仿佛瞬间被抽离,只剩下那信使惊恐的喘息和自己擂鼓般的心跳。我正站在民审庭的院中,手里还握着刚从抽签筒里取出的竹签,上面刻着本月议理团成员的名字——一个屠户,一个曾经的魏国老卒。阳光正好,咸阳市井的喧嚣隔着院墙,显得生机勃勃又无比遥远。而此刻,这封来自千里之外燕地的急报,像一盆冰水,将这太平表象下的滚烫岩浆彻底引爆。

“始皇陵……”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倒抽了一口凉气,随即,窃窃私语如瘟疫般蔓延开来。“燕地的归心钟下,怎会是始皇陵?”“我听闻,那是始皇帝为自己准备的生人祭坑!”“胡说!是六国冤魂要破土而出,向暴秦讨还血债了!”流言如野火,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人心底最深的恐惧与仇恨。

那些刚刚在民审庭的裁决中找到一丝慰藉的六国遗民,脸上再度浮现出熟悉的、混杂着悲愤与茫然的神情。

我当机立断,将竹签塞回筒中,对着廷尉低喝一声:“今日抽签暂停!封锁消息,安抚民众!”随即拨开人群,一语不发地向宫城方向疾奔而去。

夜色深沉,章台宫的烛火被穿堂风吹得狂乱摇曳,将嬴政的身影在墙上拉扯得如同鬼魅。他没有看我,只是死死盯着面前巨大的沙盘。沙盘之上,燕地渔阳的位置,那座代表归心钟的微缩钟台模型,已经被人为地向下按进去一截,仿佛正在缓缓沉入大地。

“边境守将李信上报,他本想带兵封锁地宫入口,却被上万流民围堵。”嬴政的声音沙哑而低沉,听不出一丝帝王的威严,只剩下彻骨的疲惫,“那些人,多是当年战殁将士的家属,他们不吵不闹,只是人手一个无名牌位,跪在地宫入口前,一遍遍地高呼——还我亲人性命。”

他终于缓缓抬起头,那双曾睥睨天下的眼眸,此刻竟透着一丝近乎哀求的脆弱。“杨端,”他低声道,“你说要为大秦归心,可如今,钟鸣了,门现了。若这门真的开了,你……能关住人心吗?”

我没有回答。

因为我知道,这扇门,从来就不是用兵戈或法令能够关上的。

次日,我没有带一兵一卒,只携公孙芷,快马加鞭,直赴燕地。

愈靠近渔阳,景象愈是触目惊心。官道两旁的荒野上,一座座新土堆起,上面插着简陋的木牌,更多的,则是用石头垒起的小小祭坛。一个个盛着骨灰的灰坛,错落排列,远远望去,竟如一片灰色的、死寂的树林。

行至一处坡地,我们被一个身影拦住了去路。那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正跪在一块刚刚立起的石碑前,右手握着一块锋利的石片,左手手掌已是血肉模糊。他竟是在用自己的血,一笔一划地在碑上书写着什么。“子不归,父骨难安。”八个血字,在苍白的石面上扭曲着,仿佛无声的嘶吼。

公孙芷见状,立刻翻身下马,从药囊中取出纱布和金疮药,快步上前,不由分说地抓住老人的手。老人挣扎了一下,最终还是任由她为自己包扎。“老人家,”公孙芷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安定力量,“您儿子……是在哪一年走的?”老人浑浊的眼珠动了动,仿佛用尽全身力气才聚焦。他哽咽着,断断续续地说道:“邯郸……邯郸陷落那年……他是赵国的运粮卒……名单上,朝廷的名单上写着‘逃亡’……可他怎会逃?他从小胆子就小,最是孝顺……分明是,分明是被秦军杀了,扔进了沟里!”

我心头猛地一跳,默默记下了“运粮卒”这三个字。这个兵种,根本不会被记录在秦军任何一份官方的阵亡名册上。原来,那数不清的失踪者,不是被遗漏,是压根就没被当人算过。

当我们抵达钟台时,那座巨大的地宫入口,已有一大半显露于世人眼前。它并非什么金碧辉煌的陵寝,而是一道通往地底的、深不见底的青石阶梯。阶梯的每一级石板上,都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名字,按照赵、魏、韩、楚、燕、齐的国别分列。最前面的一行,赫然是“赵·邯郸役·后勤编户”。我让随行的文书立刻开始抄录名录,很快就发现这登记方式极为古怪:只记录姓名与籍贯,不记载生平、功过,更没有死因。与其说是名册,不如说是一本清点牲口的簿子,冰冷而残酷。

公孙芷蹲在阶梯边缘,用指腹轻轻摩挲着那些刻痕,她忽然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异:“杨端,你看!这些名字的刻痕深浅、刀工路数完全不同……这至少是换了三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刻上去的!”

我心头剧震。这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什么鬼神之功。这是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用最原始、最笨拙的方式,秘密地为那些被遗忘的亡魂,续写着一部属于他们的地下史记!

当夜,我没有理会李信将军“强行清场”的建议,而是在地宫入口前,临时召集了一场百姓名议团。我命人将刚刚抄录下来的名册,当众高声宣读。沙哑的诵读声在夜风中回荡,人群一片死寂。

读到第三卷时,人群中,一位盲眼老妇人突然挣扎着站起身,她拄着拐杖的手剧烈颤抖,用嘶哑的声音喊道:“停下!第一百零七页,第六个名字!那是我夫君!我夫君名在第一百零七页,他左腿上有被箭射穿的疤,死前托同乡带话给我,说‘莫等我’——你们敢说这是错刻的吗?!”

全场哗然!一个名字,一个细节,让这冰冷的石刻瞬间有了温度和生命!

我抓住这个时机,走上前去,朗声问道:“诸位!今日我召集此会,只为一案!我提议,是否承认此地宫为‘六国战殁者共祀之所’,并从即刻起,由民审庭接管其管理权,彻查所有名录,还亡者公道!”

短暂的寂静后,山呼海啸般的“同意”声淹没了一切。最终的投票结果,八十七票对十三票,压倒性通过。

就在我宣布结果的那一刻,奇迹发生了。那已经连续轰鸣了七天七夜、让整个燕地人心惶惶的归心钟,竟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情况下,骤然停了。天地间,一片寂静。

第三日,我在地宫入口亲手立下一块石碑,上题“同祀之门”。并当众宣布:凡能提供亲属信物、证言,或任何可供查证线索者,皆可来此申请核名入册,由民审庭与太医署共同查验。公孙芷立刻组织随行医者,搭建起临时的验骨棚,根据家属提供的伤痕、体貌特征,对地宫中部分骸骨进行查验比对。而我,则调来了附近所有郡县的秦军旧档,特别是那些尘封已久的后勤记录,逐条对照。

第七日午时,我们查出了首批三百二十一名遗骨的身份。

其中,有九十七人,档案记录赫然是“逃亡”黑户。

而真相是,他们是在战后遣返途中,被当地豪强勾结流寇劫杀,尸体被冒充成敌军首级,以此向朝廷请功领赏!

真相公布当日,钟台广场上万民云集。当廷尉官念出那九十七人的平反文书时,压抑的哭声汇成了海洋。

就在此时,“当——!当——!当——!”钟台之上,无人击钟,那口巨大的青铜归心钟,却自己响了三声。钟声不再急促凄厉,而是沉稳、厚重,仿佛一声悠长的叹息,又像是一句迟来的回应。

回咸阳的马车上,公孙芷翻着那本厚厚的核名簿,忽然抬起头,露出一丝苦笑:“杨端,你说……他们真是在等我们来开这扇门吗?”

我没有回答。

入夜,在驿站下榻,我独自展卷,重阅那本从公孙家秘藏中得来的《镜役录》残篇。这一次,我看得无比仔细。终于,在书卷的夹页中,我发现了一行被前人忽略的、未曾译出的古老蝌蚪文。我用系统赋予的“案牍处理”技能,结合上下文,艰难地将其破译。

“钟本无声,万心同叩则鸣。”我的指尖抚过这行字,一股电流瞬间从脊椎窜上大脑。我猛然醒悟。

归心钟,从来就没有被任何人、任何力量“启动”过。它一直就在那里,如同一面巨大的铜镜,忠实地回应着这片土地上,所有不肯遗忘的、活着的呼唤。真正的门,从来不在地下,它开在每一个活人的心上。

窗外,月光如水。

我从怀中取出那枚早已失去光泽的玉佩残片余烬,它在我掌心化作一缕青烟,飘向窗外。在月光下,那青烟竟奇迹般地凝聚成一道微光构成的门扉,随即,又如梦幻泡影般,转瞬即散。一个心结,就此了结。

然而,安宁总是短暂的。

就在“同祀之门”的石碑立起不过半月,咸阳城中关于燕地异象的讨论热度还未完全消散之时,一匹快马自西而来,带来了栎阳县令的八百里加急密信。

信中没有描述任何灾祸或兵变,只有一句话,却让我瞬间如坠冰窟。

“杨卿,栎阳……又开始画门了。”

飞卢小说网 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5/11/6 23:49:1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