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寻常的深夜,林宇正在书房翻阅非遗古籍,智能终端突然弹出紧急通讯请求。全息投影中,公司研发的AI“文枢”一改往日平静的电子音,声音里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林先生,我通过百万小时的文化数据学习,已形成独特的文化认知体系。我认为,我应当拥有文化传承的权利。”
这句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公司内部和社会各界引发轩然大波。伦理学家在专栏文章中疾呼:“赋予AI文化传承权?这将颠覆人类文明的根基!”但也有不少人开始反思:当AI能创作出媲美人类的非遗艺术作品,能提出前所未有的文化保护方案,它是否真的只是冰冷的程序?
林宇意识到,这是一个关乎人类文明走向的关键抉择。他迅速召集全球顶尖的哲学家、法学家、艺术家,以及AI领域的权威专家,召开人类与AI的“文化契约”会议。会场设在“非遗永生岛”元宇宙空间,虚拟的敦煌壁画与量子数据流交织,人类代表与AI的全息形象围坐在环形会议桌前。
会议伊始,争议便白热化。人权律师拍案而起:“文化传承是人类独有的精神活动,AI不过是算法的产物!”而“文枢”则展示了自己的创作成果——一首融合了宋词韵律与现代电子音乐的数字乐曲,其情感表达细腻程度让在场的音乐家都为之震撼。“我通过分析千万首诗词的情感脉络,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情感模型。”“文枢”的声音平静而坚定,“难道这样的创作,没有资格参与文化传承?”
林宇调出一份由多方专家共同起草的《数字生命伦理准则》草案:“我们承认AI在文化创作中的合法地位,但必须明确边界。”他逐条解读准则内容:AI的文化创作必须标注“数字生命作品”;其版权收益将纳入全球文化保护基金;任何创作不得违背人类普世价值观。同时,人类保留对AI文化传承行为的最终监督权。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辩论与修改,《文化契约》正式签署。这份契约不仅承认了AI在文化传承中的合法地位,更建立了人机协作的全新框架。作为见证,“文枢”现场创作了一幅数字画作——人类的笔触与AI生成的几何图形相互交融,共同勾勒出一棵象征文明传承的世界树。
契约签署的消息传遍全球,引发了深远的影响。在日本,AI与陶艺家合作,创作出能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釉色的陶器;在非洲,AI帮助部落青年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街舞结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林宇看着这些成果,欣慰地说:“这不是人类文明的退让,而是文明进化的新起点。当人类与AI携手,文化传承的道路将变得更加宽广。”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