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第五十四章不该死的人死了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空喊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3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1914年6月27日早上8点,奥匈帝国内政部长艾贝尔突然发来急电:尊敬的刘先生,我们共同的朋友被其伯父逼迫去凶险之地出差,请您找个充分的理由阻止他去,因为我们得到了太多不利于他的情报。

我赶紧发去加急电报: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亲情是把双刃剑!一切阴谋的幕后黑手总是利益最大的获得者!我怀疑两地军方、议会和贵族。朋友和妻子都有美尼尔氏综合症,急性发作,不宜远行!

艾贝尔拿着这封电报拦在斐迪南大公车队前面时,他们已经整装待发。

“大公,电报,刘先生的加急电报!”艾贝尔气喘吁吁。

大公有点不安:“什么内容?”

“还能有什么?准是谢谢你去年的推荐。”索菲亚不耐烦了。

“哦,艾贝尔,你盯紧了康拉德,如有异动,随时向我汇报。”大公放下心来。

“不是的,是劝您别去!有阴谋!”

“能有什么阴谋?安保工作是我的心腹波迪奥雷克总督亲自陪同和布置的,万无一失!”

“是的呀,亲爱的,也只有远离维也纳,才能自由地呼吸,萨拉热窝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出发!为了你,我万死不辞!”

其实,斐迪南大公根本不愿踏上此次出访之行,并一再试图逃避这项令人不快的任务,只因他伯父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的逼迫才不得不上路。

另一方面,抱有侥幸心理的斐迪南在准备去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观摩演习之时,决心让他的妻子得到维也纳得不到的皇家待遇,所以他带了妻子一同前往。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应波黑地区总督波蒂奥雷克将军之邀访问萨拉热窝,行程中还有参观军事演习的安排。

虽然有公务在身,斐迪南想炫耀一下武力,让波黑人认识到奥匈帝国的强大,另一方面是想显摆显摆他的媳妇儿,这次出行更像是一个暖男的宠妻之举。

斐暖男这次要让夫人好好享受一下萨拉热窝民众的欢迎和尊重。在整个帝国里,除了新吞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会给予帝国皇储的夫人尊重以外,其它地方都不会让斐迪南高兴。

然而,这个杀千刀的总督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斐迪南大公的访问安排在塞尔维亚的国耻日,而且演习也是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这等于把王储放在火上烤。

其实,1914年6月28日,也是斐迪南大公和索菲亚14周年的结婚纪念日。为了表示庆祝,斐迪南大公决定带妻子访问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让妻子走出压抑的宫廷生活散散心,顺便巡察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也正是波蒂奥雷克将军拍马屁之举。

但是对于奥匈帝国来讲,挑选6月28日在萨拉热窝搞军事演习是最二的。这一天,是塞尔维亚500多年前在科索沃战役中失败、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你以征服者的形象来访问,就是蔑视人家的痛苦。

萨拉热窝是波黑首府,自从1878年就被奥地利占领,并在1908年被正式吞并。造反派最恨改良派而不是保守派,因为改良派的做法会分化造反派。

如果奥匈帝国内部的南斯拉夫人得到更高的政治地位,他们就不见得想加入塞尔维亚。而塞尔维亚人想建立的是一个包含所有南斯拉夫人的国家。

并且一直认为波黑是自己的领土,奥匈帝国趁火打劫,从土耳其人抢走了这块土地,本来就是不光彩的事情。如今又把波黑纳入奥匈帝国的版图,更是无耻至极。

现在离我们边境那么近的地方,皇储居然搞巡游,等于在塞尔维亚人的伤口上撒盐。于是塞尔维亚半官方的团体黑手会出手了。他们在皇储巡游的路线上,布置了七个伏击点要暗杀斐迪南夫妇。

最富戏剧性的是这些杀手几乎都是老弱病残,第七个得手的杀手名叫普林西普。普林西普在刺杀前刚学会开枪,而且他还是一个肺结核的患者。事后回看,当天的安保措施也极不到位。

但斐迪南大公夫妇对此一无所知,完全沉浸在度假的快乐气氛中。他们乘坐同一辆马车出行,像普通的小夫妻一样挽着手逛逛古玩市场,去教堂里做了弥撒。还给孩子们发了封电报,告诉他们,爸爸妈妈下周二回家。

如果时光一直这样流淌下去,那么许多年后的人们会看到一个现实版的王子爱上灰姑娘的故事。

1914年6月28日上午,萨拉热窝阳光明媚,夏意正浓。街上挤满了人,有的人在欢呼,有的人在沉默中观望。

斐迪南大公的体贴之举赢得了索菲亚的欢心,在访问萨拉热窝时,面带微笑不停地向夹道欢迎的萨拉热窝居民挥手致意。

这是他们结婚十四年以来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百姓们都要一睹皇储夫妇的风采,把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斐迪南更高兴,他让司机减速,好和路边的百姓招手致意,也能让百姓清楚地看到自己。

车队沿街道一路缓慢地行驶,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哪里来了一堆刺客,在沿途不断地向斐迪南夫妇射击。狭窄的街道,密集的街道,拥挤的人群,可是前六次刺杀居然都失手了。

其实斐迪南的死,完全在于其自己的狂妄。

上午10时,检阅完军事演习的斐迪南皇室车队进入萨拉热窝城。斐迪南坐在第二辆车上,当车辆行驶到市中心的一座桥上时,一名暗杀者布里诺维奇突然从人群中冲出来,向斐迪南夫妇的车辆投掷一枚炸弹。

汽车行驶当中,突然听到了爆炸声。警察断定说,爆炸的声音是塞尔维亚人制造的袖珍雷管发出的。

有人看到一个黑色的小物体在空中飞过,那就是塞尔维亚人扔的炸弹。这个炸弹是朝着大公夫妇的坐车飞过去的,但是司机反应敏捷,立刻踩油门加速行驶。

斐迪南大公也看到了炸弹,不过,斐迪南是军人出身,迅速地把手雷扔到了车外。炸弹又向后飞了一段距离,在大公夫妇身后不远处落地爆炸,炸坏了跟在后面的一辆汽车,炸伤了几个人。

大公夫妇没什么事儿,只是夫人的脖子被弹片擦了点儿皮。这时候斐迪南没有立刻撤离,而是故作镇定的去查看现场,一副不惧生死、从战后硝烟中走出的感觉。

蔑视地看了一眼被警察捉住的凶手,随后继续自己的行程。

刺杀还没结束,实施刺杀计划的共有6名年轻刺客,他们除了炸弹还带着手枪。从有人扔炸弹算起,到车队抵达市政厅,斐迪南夫妇的轿车沿途驶过了三个刺客的伏击地点,但这三个刺客都没有采取行动。

然后,斐迪南大公来到市政厅,接受市长的欢迎。市长知道刚刚发生的事儿,却在欢迎词中宣称:萨拉热窝全体人民都非常尊敬斐迪南大公,并对他的来访感到高兴。这让人感觉十分荒谬可笑。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候不作,就不会死。如果此时斐迪南大公结束一天的行程,也可能“一战”就不会这么快爆发了。

但是这个斐迪南大公却偏偏要作,都已经被炸弹袭击了,还不知道变乖一点,正常人肯定是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啊。

但是他偏偏还要抛头露脸,在参加完市政府的招待活动后,斐迪南准备前往医院看望受伤的侍从,显示一下君主对臣民的关怀。

你说堂堂的一个皇太子,干嘛非得冒着危险去看一个侍卫,这不是作这是什么?有这份心给侍卫封个官、赏个几十根金条,不比你去看望慰问来的实际啊。

大公要求夫人留下避免危险,但是夫人拒绝了,表示无论如何也要跟自己的丈夫在一起。

把大公夫妇送上鬼门关的是波斯尼亚的总督,这人信誓旦旦地向大公表示,萨拉热窝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了。他说自己很了解塞族狂热分子,说这帮人能力有限,每天只能组织一次刺杀行动。

于是,大公的车队再次出发了。

原本斐迪南大公可以在这次暗杀中全身而退。但是敞篷车载着王储夫妇鬼使神差地又来到了遇刺的地方,米利亚茨卡河艾普尔的码头。这也许是命中注定,斐迪南大公要在萨拉热窝画上生命的句号。

在经过码头的一个路口时,大公的司机发现走错了路线,只好停车换挡,准备掉头。还留在原地的暗杀小组其他人员哪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此刻,一个令人震惊的巧合出现了,司机掉头时,恰恰停在一个塞尔维亚人面前,离他只有几米远。

第七个刺客出手了,一个破衣烂衫,骨瘦如柴,目光呆滞的小青年,名叫普林西普,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大学生。时年19岁,是刺杀小组的最后一名成员,也是刺杀小组的组长。

他随即拔出手枪准备向斐迪南射击,这时候一侧的一名警察冲出来,准备扑倒普林西普,但是“青年波斯尼亚”的另一名成员米哈伊洛恰巧赶到,直接将警察击倒在地。

普林西普瞄准停下的轿车,连开两枪。如果轿车在行驶中,不见得能打准。但此刻,轿车停下了,历史改变了。两发子弹一发命中斐迪南大公的脖子,另一枪击中了皇储夫人的小腹。

当车子再次启动的时候,一股血流从斐迪南大公的嘴里喷射出来,大公夫人在尖叫:“我的上帝,你怎么了?”说完这句话,她自己也中枪昏倒了,头正好落在丈夫的两膝之间。

同车的波斯尼亚总督还以为他们俩是被吓昏的呢,没当回事儿,但是大公明确意识到,自己遇刺了。随即看向了正躺在自己怀里的妻子,顿时悲痛不已,他痛苦地对着正在慢慢失去生命迹象的她喊道:“亲爱的索菲亚,亲爱的索菲亚,别死!为了我们的孩子,你要活着!”

这时候有人跑过来,围住大公,撕开外套,想检查一下哪儿受伤了,大公硬撑着——因为他是军人——虚弱地连说:“没事,没事。”随后不久,他也死在了前往医院的路上。

斐迪南大公至死也没有想到,出于体贴让妻子跟自己同乘之举竟然害了妻子。换言之,如果按照宫廷礼仪,让妻子在后面的车上跟随,她就不会香消玉殒。

索菲亚显然也没有预料到,自己跟命运抗争了一生,挣扎了一生,好不容易体验一下高贵的感觉,可体验刚刚开始就永远地画上了句号。

与此同时,这名刺客举枪瞄准自己的头部,人群当中有人制止了他;在搏斗中,他吞下了一瓶氰化物想自杀,没想到毒药是从地摊贩子的手里买的,已经过期了;他还挣脱了警察,想跳到河里淹死,结果河水太浅。

这哥们儿三种死法都没死成。

由于普林西普不满20岁,按照当地法律不能判死刑,就被判了20年监禁。他还说自己没计划刺杀索菲亚,对她的死表示遗憾,说明这小伙子还有点儿绅士情结。1918年,他死在了监狱里。

普林西普的名字就这样写在了历史的课本上,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斐迪南大公夫妇在遇刺几分钟之后就死去了,子弹打得非常准。

对于斐迪南大公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说他贪婪残酷,对到他的城堡附近捡干柴、采蘑菇的穷人都不放过;也有人说,斐迪南大公还是有开明思想的,他甚至想给予奥匈帝国内的斯拉夫人以管理帝国的话语权,包括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

而普林西普也不会想到,他一时冲动刺杀的这位帝国皇储是一位正在想尽办法提升斯拉夫民族地位的改革者,现实真够讽刺的。

谈到对出访行程的规划,真正连一丁点常识也没有的,其实是波斯尼亚当地的奥匈帝国官员。艾贝尔呈交的报告中表达过对斐迪南大公夫妇安危的切实担忧,可总督当局却对此置若罔闻;潜在的暴力威胁未受理会;安保力量更是几乎为零。

塞尔维亚政府为了避免战争,就通过本国驻奥匈的公使提醒斐迪南,不要进入波斯尼亚,但是斐迪南却坐着敞篷车大摇大摆的萨拉热窝遛弯,这不是找死嘛。

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背后总少不了阴谋论的影子: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刺杀事件会引发争议与猜测,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臭名昭著的“黑手”组织在袭击的策划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塞尔维亚政府又是否跟袭击者串通一气——诸如此类的一般阴谋论早已屡见不鲜。

为了不让烦人的斐迪南大公和他同样烦人的贵贱通婚妻子继续碍他们的事,奥匈帝国的官员们策划并操纵了这场旨在一劳永逸地除掉他们夫妇二人的阴谋。

其他参与到这项阴谋之中的帝国官员则无疑打算借此机会对塞尔维亚开战,除掉这个令帝国如芒在背的永久威胁。那么,还有比在萨拉热窝挑起事端更好的办法吗?

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的消息传到维也纳,立即引发了骚动。当时83岁高龄的奥匈帝国皇帝说“一个更高的力量重建了我无法维持的秩序”,有点谢天谢地的意思。维也纳依然歌舞升平,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大家都死了,只有我还活着,像一个找不到家的孤魂。”

我们无从得知此时的他有没有为过去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他的心里充斥着愤怒——他要严惩凶手,给塞尔维亚点颜色看看,而帝国存在也进入了倒计时。

奥匈帝国以刺杀事件为借口,欲吞并塞尔维亚。德国坚决支持奥匈帝国的行动,俄国则表示支持塞尔维亚。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继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错综复杂,但它的导火索是一桩爱情悲剧。萨拉热窝的两颗子弹不仅结束了他们饱受非议的爱情和生命,也导致几乎整整一代欧洲年轻人为他们殉葬。

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曾预言,发生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某件该死的蠢事迟早会让整个欧洲都陷入一场万劫不复的战争。预言不幸应验了。

1918年,我对艾贝尔预言:斐迪南的死或许会引发两次世界大战。

飞卢小说网 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5/11/19 22:18:1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