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神医弃女逆袭 第406章 火不是用来看的

都市之神医弃女逆袭 空空山人 女生小说 | 都市豪门 更新时间:2025-10-1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夜雨如注,城市在霓虹与水光中模糊成一片流动的幻影。

林记者站在楚氏集团楼下,手里攥着一份企划书,封面上写着五个烫金大字——《看不见的火》。

她的指甲无意识地掐进纸页边缘。

三年前,她亲手写下那篇爆款推文:《总裁摆摊忆亡妻?

深情人设背后的流量密码》,将楚逸尘在寒夜里为孤寡老人煮粥的画面剪辑成“深情悼念亡妻”的剧本,配以煽情标题和哭腔旁白,一夜引爆全网。

点击量破亿,热搜霸榜三天,她因此升职加薪,成了媒体圈的“爆款制造机”。

可现在,她看着手机相册里陈伯捧着糊汤饺子笑出眼泪的照片,胸口像被什么狠狠压住。

她不该消费那份沉默的痛。

电梯抵达顶层,林记者深吸一口气,走进总裁办公室。

楚逸尘正在批阅文件,抬头看见她,眉梢微动,“你来了。”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他知道她为何而来。

“我想拍一部纪录片。”林记者声音发紧,“不是曝光,不是炒作,是……赎罪。”

楚逸尘放下钢笔,目光平静如湖,“你说。”

“叫《看不见的火》。记录那些不被镜头照到的人——洗锅的老伯、烧焦饭菜的残障志愿者、蹲在角落啃冷馒头的送餐员……他们才是‘灰边厨房’真正的炉心。”

办公室陷入沉默。窗外雷声低滚。

良久,楚逸尘摇头:“不行。”

“为什么?”她几乎是脱口而出。

“因为一旦开机,就注定要筛选、要剪辑、要制造‘看点’。”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影清瘦而坚定,“你们媒体总想把善行拍得感人肺腑,却忘了最温柔的火,从来不怕暗。”

林记者怔住。

“真正的温暖,从不需要观众。”

她走出大楼时,雨更大了。

雨水顺着发丝滑进衣领,冰凉刺骨。

但她没打伞。

于是她换上旧运动鞋,背着相机,悄悄潜入“灰边厨房”。

不再追求构图精美,不再等待“戏剧性瞬间”,她蹲在灶台边,拍下陈伯颤抖的手如何一点点刮净锅底焦痕;拍下一位轮椅青年摔倒后,默默爬起继续分餐的身影;拍下某次集体聚餐,因火候失控,整锅米饭烧成了炭块,众人却笑着把它当成“特色锅巴”分食一空。

她拍了整整四十三天。

发布会上,镁光灯闪烁如星河。

主持人热情介绍:“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见证年度公益纪录片《看不见的火》的首映!”

林记者走上台,手握遥控器,全场安静。

她凝视屏幕,指尖悬停在播放键上方。

三秒。

五秒。

她忽然收回手,转而调出一段又一段从未公开的原始素材——

老人因关节炎疼得咬牙坚持洗碗;

女孩试做糕点失败十次,最后一次崩溃大哭;

志愿者深夜收工,蜷缩在值班室地板上睡着,脸上还沾着面粉。

“这些,都被剪掉了。”她的声音很轻,却穿透全场,“因为我们觉得‘不够美’,‘不够励志’,‘影响传播效果’。”

台下鸦雀无声。

“可我想告诉你们——”她抬起头,眼中泛着泪光,“真正的火,都在这些删掉的黑帧里。”

全场哗然。

有人鼓掌,有人低头抹泪,更有记者当场质问:“这是对媒体行业的否定吗?”

她只答一句:“我只是终于学会,闭嘴去看。”

与此同时,公益盛典彩排现场,导演正激情讲解流程:“小七老师,请您站在舞台中央,灯光追下来,背景放若雪姑娘遗照,您含泪讲述她是如何用生命点燃希望……”

小七打断他:“她没死。”

导演一愣:“啊?”

“白若雪没死。”小七冷笑,“她只是走了,去救更多人。你们把她当成烈士供起来,可她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表演。”

“可这是仪式感!是教育意义!”导演急道。

“若雪教人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小七盯着他,“是低头做事,不是抬头流泪。你们安排明星陪衬、煽情背景音乐、催泪独白——这跟她一生对抗的东西,一模一样。”

他说完,转身离开。

当晚,“喘口气食堂”后厨灯火通明。

吴阿妹正费力拖一捆柴,忽然肩膀一轻——小七已接过重担,稳稳搬进灶房。

监控拍下这一幕,网友怒赞刷屏:“真英雄不屑虚名!”“这才是若雪精神的继承者!”

有自媒体连夜发文吹捧,称其“低调伟大,当代活雷锋”。

第二天清晨,小七登录社交平台,一条条删除所有相关帖文。

最后留下的回应只有七个字:

“我不是不做秀,我是怕火光照不到的地方更冷。”

消息传开,无数人震动。

而远在城南一间老旧书店,白归静静看完林记者的演讲视频,眼眶微红。

她翻出一本泛黄的手抄本,一笔一画誊写数日,终成一本《守炉日记》。

扉页上,她写下:

“记录者最高的敬意,是让自己消失。”

寄出那天,她站在巷口看了很久那家熟悉的厨房,然后转身离去,身影融入晨雾。

林记者收到包裹时正在整理新专栏稿件。

她翻开手抄本,一页页全是普通人生活的细碎记录——谁今天多喝了一碗汤,谁学会了打结,谁第一次主动洗了锅。

她久久不能语。

从此,她的镜头不再对准脸。

而是锅底积年的烟熏痕迹,是手上裂开的冻疮,是地面残留的一缕余温。

编辑部同事笑她:“你拍得越来越不像新闻了。”

她抬头微笑,眼里有光:

“可越来越像活着。”

几个月后,市府会议室内,一份提案悄然成型——《关于举办“若雪纪念周”暨万人接力生火仪式的初步构想》。

方案描绘宏大场景:万名市民手持火炬,沿江传递,最终汇聚成巨大火焰图腾,象征“永不熄灭的爱”。

文件流转至民间代表征求意见栏时,一封署名信静静躺在最上方。

开头写道:

“她一生教人低头做事。”第416章火不是用来看的(续)

市政府大楼的玻璃幕墙映着晨光,那份《“若雪纪念周”暨万人接力生火仪式》的提案静静躺在会议桌中央,红头文件上还带着打印余温。

策划案精美绝伦:火炬传递、江畔汇焰、明星领诵、全城直播……仿佛一场盛大的祭典,要把“白若雪”三个字铸成一座发光的丰碑。

可就在审议前夜,一封手写联名信悄然送达。

没有抬头,没有落款花哨,只有一页薄纸,墨迹沉稳:

“她一生教人低头做事。今天我们却要抬头表演?”

署名一栏,赫然列着小七、林记者、吴阿妹、陈伯,还有二十多个曾被“灰边厨房”收留过的普通人。

他们的名字像炭灰里的火星,不起眼,却灼热。

会议室里争论激烈。

“这是影响力!”有官员拍案而起,“不搞仪式,怎么传承精神?”

“那您知道若雪姑娘第一次煮糊饭时,是怎么做的吗?”小七的声音从视频连线中传来,平静却如刀锋划过,“她没哭,也没说感言,只是默默刷了三个小时锅。她说:‘火是用来暖人的,不是用来照自己的。’”

全场寂静。

最终,提案被撤回。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轻得几乎看不见的公告——

“静默炊事日”启动:全市开放一百个公共灶台,不限身份、不限用途、不设流程、不录影像。

那一天,城市出奇地安静。

没有鼓乐喧天,没有主持人报幕,也没有热搜预热。

清晨六点,第一个灶台在老城区巷口燃起微弱火焰。

一位独居老人颤巍巍地架起铁锅,煮了一锅稀饭,顺手给送快递的年轻人盛了一碗。

“谢谢阿姨。”

“别客气,趁热。”

两人没留联系方式,甚至没问名字。

但那碗米粥的温度,顺着街巷蔓延开来。

百个灶台,百种烟火。

有人煮面,有人蒸馍,有残障青年第一次独立完成一顿饭,有母女在久违的共厨中低声和解。

没有人拍照,可每缕炊烟都像是无声的告白。

林记者也来了。

她不再扛着摄像机,只背了个旧布包,蹲在其中一个灶台旁,镜头对准地面——一只蚂蚁正奋力拖走一粒米饭残渣。

楚逸尘路过时看见这一幕,脚步微顿。“这也值得拍?”

林记者抬头,嘴角扬起一抹久违的笑:“若雪教会我的,是关注火苗以外的生命。”

他怔了怔,忽觉心头一松。

继续前行,街道两旁陆续升起袅袅白雾。

有人揭开锅盖,热气扑面;有人轻轻吹凉汤勺,喂给身旁咳嗽的孩子。

所有的动作都如此寻常,却又如此珍贵。

口袋忽然震动。他掏出手机,屏幕弹出新闻推送:

【今日无重大事件】

他望着那行字,竟笑了。

笑得坦然,笑得释怀。

手指轻划,关机,塞回兜里。

前方不远处,一户人家的小厨房亮着灯。

妇人掀开锅盖,一团浓白雾气升腾而起,模糊了窗棂,也模糊了外面的世界。

无人注视,无人记录,可那锅里的滚烫,分明穿透了冷空气,直抵人心。

就在这片宁静深处,楚逸尘驻足良久。

风里飘来一丝熟悉的焦香——不是失败,而是尝试;不是表演,而是生活。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远处山影朦胧的天际线,那里,一所小小的学校藏在林间。

他曾听人提起,有个老师,用最朴素的方式,让一群孩子重新学会了表达……

(未完待续)

飞卢小说网 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morxycbcyz.activatorpath.website)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5/11/19 13:39:1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