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兕子本想直接投进程处亮怀里,可是被两个姐姐拉住了。
看到程处亮哥哥还在睡觉,小兕子鼓鼓嘴,跑到一边的大藤椅旁,迈起了小短腿,想要爬上去。
李丽质哭笑不得,这丫头,胆子挺肥,第一次见就想玩。
李钰飞快的偷看了一眼程处亮后,立马收回了目光,去帮小兕子抱上了藤椅。
藤椅是用三根铁链固定在栏杆上的,虽然可以晃悠,但很结实。
李钰和李丽质一左一右帮着小兕子推动藤椅,小兕子高兴的咯咯笑。
可是想到程处亮还在睡觉,立马捂住自己的小嘴巴。
想笑笑不出来,憋的小脸通红。
小兕子偷偷看了程处亮一眼,满意点点小脑袋。
嗯,程处亮哥哥都没有被兕子吵醒。
等到小兕子收回目光,专注着玩耍时,程处亮睁开了眼睛。
他的眉间有一丝薄怒,半分起床气,半分不可捉摸。
程处亮靠在藤椅上,揉了揉眉心。
他在收敛自己的杀意。
这里已经不是异域了,这里是大唐。
随即静下心来,搂着暖儿,静静看着灞水。
李钰一边给兕子推着藤椅,一边还在偷偷摸摸的不时瞄一眼程处亮。
厨房里,程天并没有亲自下厨。
因为他们不值得自己亲自下厨。
正在忙活的程天,突然一愣,很快又回过神来,继续指挥着厨房里的厨子。
他们都是庄园的农户。
这几天,庄园的农户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
每一顿都有肉,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们本是周围的农夫,或是程府买来的仆人。
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为了一点吃食和赋税,在田间挥洒汗水。
唐初实行的是均田制,没错就是平均田亩的均田制。
每丁授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
什么叫丁?就是成年男子。
永业田可以买卖,死后也可以传给后人,口分田不能买卖,死后要归还国家。
说起来很简单,而且人均分的田很多。
咋看之下,百姓应该过得很好,然而并没有。
这就要从赋税说起。
此时大唐的赋税叫做租、庸、调,他们征税的对象就是丁。
为了便于征收人头税,唐政府将全国的人口分为黄、小、中、丁、老五个等级。刚生下的孩子叫黄,4岁叫小,16岁为中男,21岁为丁,60岁为老。16岁开始纳税服役,初为半丁,纳半赋,21岁为全丁,60岁免役。
租,每丁每年缴纳田租栗两石。
庸,每丁每年都需要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两天。
若是不想去服徭役,可以纳绢三尺或者布三尺七寸五分来顶一天的徭役,交满二十天免徭役。
调,每丁每年纳绢两丈,绵三尺;或者布两丈五尺,麻三斤。
这三样已经够繁重的了,但这还远不是全部。
大唐还有户税,也就是所谓的人头税。
户税分三级九等,上上户为一等,纳约四贯。下下户为九等,纳约500文。
你以为这么多税交完就是全部?太天真。
还有徭役,徭役分三种。
其一力役,也叫正役。每丁每年二十天,可以以庸代役。
其二杂役,杂役比较复杂,它涵盖了所有王公贵族,官员朝廷,公共设施的用人。
比如说贵族的仆人,驿站的小二,衙役的帮工,等等等等全部称之为杂役。
其三兵役,初唐人口不多,兵役也是比较繁重的。
这些就是大唐官方所征的税。
不过中央集权就会滋生腐败,这是不可避免的。
地方官员或在征税时做做手脚,或巧立名目横征暴敛。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别说大唐目不识丁的农民,就是清北毕业,你去了也得跪。
每年辛辛苦苦劳作到最后,只能剩下口粮。
还是别人不喜欢吃的粗粮。
程处亮把他们纳入食邑以后,将他们的永业田买了下来,口分田则全部租赁。
再雇佣他们为庄园劳作,工资远远超出他们自己劳作纳税后的所得。
因为大唐没有工税,商税为三十税一,简直就是白给。
程处亮虽然一来一回,挣得不多,不过他留着庄园就是为了自己一口吃食。
弄钱的方法有很多,他并不是很在意。
农户们战战兢兢的跟随程家仆人一起入了程处亮的食邑。
然而这不过两三天的时间,他们就完全放下了担忧。
主家的待遇太好了。
他们不但顿顿有肉,活也不重。
最重要的是闲下来的时候还可以跟着先生习文识字,当然只是自愿。
就是没有工资他们也不想走。
在这里他们不用担心交不起赋税,因为他们是程处亮的食邑,所有的赋税都是向程处亮缴纳。
程处亮从一开始就免除了他们所有的的赋税,朝廷那边都是他自掏腰包,因为这些人不是卖身给程家,所以需要交税。
现在已是初夏,按理说是农闲时节,然而庄园这边却依旧在耕种。
百姓们却没有怨言,生活有了奔头,再加上吃的有油水,干活还要比平时都卖力的多。
因为程处亮只有一百个食邑名额。
你一天偷懒可能没被发现,两天偷懒可能也没被发现,三天偷懒也许还没被发现。
但是只要你继续偷懒总有被发现的一天。
主家可能不会在意一个食邑农户的事,但是大管家程天几人不可能不管。
要是被踢出去,这样的生活就不会再有了。
李世民和李渊各坐着一个桌子上喝酒。
长孙皇后和哥哥长孙无忌,女儿李丽质,李明达以及长孙雪和李钰几人在一旁的长桌上分餐吃饭。
这是程处亮让木匠打出来的桌子,椭圆形长餐桌,不影响分餐而食,也让一家人不显得太过生分。
两边离得远远的,没办法,长孙无忌实在是怕李渊突然给自己来一下,自己还没处说理。
程处亮并没有过去跟他们打招呼,他依旧搂着暖儿坐在藤椅上。
灞水流动比较平缓,水面上偶尔有鸟雀如蜻蜓点水般掠过水面,叼起一个浮在水面下的调皮鱼儿。
靠近庄园这段河岸更加平缓。
十年前程处亮就让人开始改造这段河岸。
如今河岸边水草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下一颗颗鸭蛋大的鹅卵石。
鹅卵石铺了厚厚的一层。
鹅卵石后是一颗颗十来年的大树,他们扎根河岸,犹如一个个戍卫河岸的战士。
鹅卵石岸边的下游有一个码头,码头边开凿了引水渠,这是农场的灌溉渠。
程处亮的目光停留在了河中心的渔船上。
这是庄园的渔船,不算简陋,当然也没有多少豪华。
毕竟它只是渔船。
这几艘船是程处亮到庄园后,才出去捕鱼的。
跟着程处亮的老人都知道,他极爱吃鱼,除了带鱼,不管是河鱼,海鱼,龙虾,螃蟹,龙虾,贝类都爱吃。
有条件的时候可以天天吃,顿顿吃,从不会腻。
不管是蒸炒闷炸,都爱吃。
程天一见程处亮过来,立马就安排人去河中捕鱼。
他知道程处亮喜欢吃新鲜的鱼,尤其的各种小杂鱼。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